发布时间:2018/12/13 14:30:20
火车上的人群形形色色,火车上的人生千姿百态,从1978到2018这终年不落的熙攘人潮见证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传奇,映射出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的决心。
一组数字
迅速攀升的铁路客流
伴随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亿万人民怀揣着渴望与梦想,坐着火车奔赴远方。万里铁道线上,车轮滚滚四十年,中国铁路人创造着一项又一项的历史纪录。
1978年,改革开放号角刚刚吹响,中国开始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新征程,当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5亿人次。
1988年,改革开放春风吹过十年,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农民选择坐火车去外地务工。即使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甚至不得不坐上“以棚代客”的列车,寻找机遇的脚步始终无法阻挡。
1997年,改革开放即将迎来20周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9.33亿人次。也正是这一年,中国铁路结束了“以棚代客”的历史。技术装备升级、出行体验改善,通过铁路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2003年至200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由10.6亿人次增长到14.5亿人次。
2009年至2017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逐年递增
2009年 15.2亿人次
2010年 16.76亿人次
2011年 18.62亿人次
2012年 18.93亿人次
2013年 21.06亿人次
2014年 23.57亿人次
2015年 25.35亿人次
2016年 28.14亿人次
2017年 30.84亿人次
从1978年的8.15亿人次,到2017年的30.84亿人次,中国铁路书写出精彩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动车组列车旅客发送量的比重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累计安全发送旅客2.5亿人次。
一场春运
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
春运,是火车上人最多的时刻。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是每一个出门在外回家过年的人的生活记忆,也是时代发展的缩影。
1973年春运,漯河站站前广场人头攒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春运始于1978年。
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恢复了高考,让中国人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更多职业选择和迁徙自由。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探亲访友者、旅游者……各个群体在春节前后汇聚一起,形成了规模浩大的人员流动。
1979年开始,“一票难求”成为每年春运的焦点话题,也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
随着春节农民工返乡潮起,1984年春运成为“全国性、大交通春运”。
20世纪80年代,春运期间的济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