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约定——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这五年】各族儿女感恩奋进

发布时间:2022/3/9 17:26:23

       春天的约定——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这五年各族儿女感恩奋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高度重视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

  2018年1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人代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编者按

  又是一年春来到。新时代的祖国北疆,处处涌动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内蒙古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干劲十足的乡亲们盘算着更红火的日子,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奋斗描绘新的图景,千千万万的追梦人迎着朝阳努力奔跑……

  内蒙古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北疆绿色还在洇染

  内蒙古的位置很特殊——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干部群众始终铭记于心的“国之大者”。

  5年来,内蒙古各族儿女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内蒙古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各项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自治区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截止到2021年,我区累计完成“散乱污”企业治理1969家、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50台7629.4万千瓦,实施清洁取暖改造19.54万户,下大力气严禁秸秆焚烧,为全区空气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全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由2015年的2个增加为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8%,6项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5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3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由50.0%提高到59.2%,劣Ⅴ类水质由22.6%下降为14.4%,21个国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消劣,实现水质升类。重点湖泊及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全面加强,“一湖两海”水质成因及水质改善目标论证完成,乌梁素海水质提升为Ⅳ类,呼伦湖、岱海水质稳中向好。2021年,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47个地下水国控监测点位极差比例为17.02%,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2.1%,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区50.46%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发布《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0-2035年)》,构建“一线一区两带”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体布局……

  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超过1/3披上了绿装;曾经“刮风灰尘飞、下雨泥浆流、人人躲着走”的废弃矿山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度假区;荒山变绿岭,砍树人变成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林下资源变成林下财富,绿色宝库重现生机;占自治区总面积8.89%、面积达1.58亿亩的湿地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十三五”期间,全区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强边责任扛在肩上

  国必有边,边必设防。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内联八省,外邻俄蒙,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全国安全稳定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必须肩负起、履行好守卫祖国北部边疆的重大政治责任。

  为人民利益而战,内蒙古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草原110、蒙古包哨所、奥特尔流动警务室、“24小时警局”等特色警务,形成多元化矛盾化解、全方位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猎鹰”“巴尔虎”等特战分队,成为反恐维稳、扫黑除恶的一只只“重拳”;“云剑”“震慑”等系列专项行动战果累累,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2021年,全区共破获刑事案件33092起,同比上升28.4%。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2021年,累计走访群众140万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8万起。

  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新局面,汇聚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的强大合力。牧民护边员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公安边防民警以及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筑起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的“三道防线”。

  从界河沿岸到莽莽林海,从广袤草原到沙漠戈壁,一批又一批共和国卫士,用生命和忠诚为祖国北疆筑起“钢铁长城”。各族干部群众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之根越扎越深!

  “两源”基地量质齐升

  能源天赋异禀,这是内蒙古最亮丽的名片!

  煤炭储量、煤炭产能、煤炭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发电量、外送电量、风电装机居全国第一位。6个全国第一证明:内蒙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内蒙古牢牢把握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战略定位,坚持系统思维——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实现一个目标,推进三个转型,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实施十大工程,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5年的坚守与奋斗,内蒙古闯出一条现代能源经济挺进高端化发展的康庄大道——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先声夺人,煤电油气风光并举独领风骚……

  5年奋斗,全区煤矿现代化开采水平、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单矿平均产能增至260万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居全国第一。

  5年奋斗,我区年转化煤炭增至1亿多吨,形成以煤制油气、煤制烯烃和精细化学品制造等为主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体系,建成国内门类最全的煤基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5年奋斗,内蒙古生态光伏电力装机容量增至300多万千瓦,治理沙漠、矿区面积超过20万亩,库布其沙漠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

  5年奋斗,全区煤炭地下气化、褐煤发电烟气提水等新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开辟了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新途径。

  5年奋斗,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开启“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行动,配套建成现代能源产业园区。

  5年奋斗,我区全面启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国首个“5G+智能煤矿”项目投运,建成智能化工作面24个、无人值守和机器人作业场所16处。

  5年奋斗,内蒙古建成绿色矿山的生产煤矿占比超过40%,煤电装置超低排放改造、节能改造基本完成。

  5年奋斗,全区光伏产业带动新型光伏装备等配套产业走向集群化发展,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均占世界产能的1/3以上,内蒙古成为全球最大的晶硅制造基地。

  5年奋斗,内蒙古年产油气当量达3900万吨标煤,居全国前列;区内1/3以上电力装机来自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内蒙古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

  中国饭碗增香添色

  独特、优越,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天生丽质”。

  在内蒙古,全国知名的“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种薯黄金带”“肉羊产业带”“玉米黄金带”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横贯东西。内蒙古是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

  5年来,全区上下聚焦聚力深化改革、结构调整、优势转化,一项项农牧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涉牧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生机,促进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的步伐坚定有力——

  让草场和承包地有了“身份证”,让农牧民吃上“定心丸”。我区2017年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2018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牧区新一轮改革全面深化。

  产业链“联”起来,价值链“长”起来。奶业、肉牛、肉羊、马铃薯和羊绒5个农牧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持续发力,15个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建设稳步推进。

  全区“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农业“四控”行动成果丰硕,化肥、农药用量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绿色律动让丰收的欢歌更加嘹亮。

  构建起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全区主要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全区“两品一标”产品总量达到500万吨,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面积居全国第二。

  “十三五”期间,我区粮食产量从565.4亿斤跃升至732.8亿斤,连续3年超过700亿斤;羊、乳、绒、草产量连年“夺冠”,牛肉产量2020年跃居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1.8%增长到5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81.3%提高到86%;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惹眼的数据,见证着我区农牧业发展的5年成就,内蒙古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开放前沿拥抱世界

  内蒙古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邻八省区,是我国“北开南联、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具有陆海联运的优越条件。

  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这5年,内蒙古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完善同俄蒙合作机制;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毗邻地区建立政府间定期会晤及交流合作机制,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5年,内蒙古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区11个公路口岸货运通道智能卡口建设完成,货运车辆卡口平均通过时间缩短到50秒;紧紧抓牢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合作先导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让沿边地区蝶变为充满活力、更具魅力的发展热土。

  “十三五”期间,全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5%,服务过境中欧班列占全国近50%。内蒙古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230余项,对外投资合作涵盖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十三五”时期,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89亿元,纳税788亿元,带动就业42万余人。

  截至目前,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83个国家、地区牵起了手,“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发展新路壮阔无垠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一旦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挺在前头。”

  毫不犹豫的决心,毫不含糊的取舍,在新时代的今天,内蒙古读懂绿水青山的分量,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阔步前行。

  破“旧”,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立“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顶住压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科技创新强劲支撑,内蒙古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前景无限。

  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一煤独大”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

  生态光伏电力装机容量增至300多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能耗排放实现由“红”转“绿”;

  全区创建绿色工厂102家、绿色供应链4条、绿色园区15个,制定绿色制造标准23项,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

  粮食产量“十八连丰”,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增至4585万亩,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牧业现代化底气十足。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事实证明,这条新路子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是幸福的路子。

  乡村振兴风劲帆满

  回眸过去5年,自治区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排除艰难险阻,压实各方责任,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全区现行标准下1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

  5年来,五级书记抓扶贫,一张张军令状直指最难啃的“硬骨头”,8689个驻村工作队、9776名贫困嘎查村第一书记、8.5万多名驻村干部同所有乡村干部一道,数年如一日像“螺丝钉”一样钉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

  5年来,脱贫旗县共建成“一村一品”基地1376个、特色产业基地2012个、带贫减贫产业园区491个,平均每年减贫近20万人,100多万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乡村电商惠及贫困人口近53万人次,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带动1.2万户贫困户,光伏扶贫电站覆盖2322个贫困嘎查村。2020年,57个贫困旗县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5元,年均增长34.2%。

  5年来,12.5万人搬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穷乡僻壤,13.7万户告别透风漏雨的泥草屋、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18.3万贫困人口喝上了放心水。

  2021年,我区战疫情、筑根基、促就业、抓难点……在乡村振兴开局的路上,全区各地乡村振兴部门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从农村到牧区,从荒漠到草原,广大扶贫干部倾情付出、闯关夺隘,将热血挥洒乡村,让年华见证蝶变。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7.11万人被纳入监测范围,其中66.2%已消除返贫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中央和自治区投入衔接资金84.2亿元,其中,50%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产业;为10个国家级和5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投入23.37亿元,并从14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持续扶持648家帮扶龙头企业、294家扶贫车间,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蒙古将39.8万已脱贫人口纳入低保,1.6万已脱贫人口纳入特困救助供养,同时对260.3万名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真正实现了脱贫不脱保。

  守望相助共享和谐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从“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历史佳话,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的故事代代传唱,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2400多万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心手相连、血脉相融、守望相助,同心同力绘就民族团结壮美画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自治区党委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编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提纲》党员干部篇、城镇居民篇、农牧民篇,在全区各地开展分众化宣讲。

  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党校、干部网络学院等在各类主体班次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时比例提高到10%以上。

  大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全区各中小学、各高校开展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青年和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回望过去,耀眼荣光激动人心。

  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等3个盟市先后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市。

  5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示范单位、39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示范单位,21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34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为全区上下树立了榜样,各族群众汲取榜样力量,齐心协力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尤为令人难忘的是,在疫情突发、暴雪突袭之时,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各级各地奋力驰援,诠释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谱写了守望相助的壮美画卷,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